身体不受控制,吃药也没效果!DBS手术成功“激活”大脑

2023-08-19 10:34:34 来源: 百度新闻

前言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到了一封来自帕金森病患者李先生的感谢信,感谢中山医院帕金森病mdt团队为他成功开展了脑深部电极刺激手术(dbs)。他说:“我重获新生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帕金森患者重获新生

李先生患有帕金森病多年,他的身体不受大脑控制,总是出现行动迟缓、僵硬和震颤的症状。深受其扰的他来到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就诊,接受了药物治疗。服药初期,李先生的症状有所改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需要的剂量将越来越大,起效时间亦将越来越短,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为进一步治疗李先生的帕金森病,帕金森病mdt团队的朱卫副主任医师与金莉蓉主任医师为其进行了左旋多巴冲击试验等评估,结果显示李先生改善率达标,符合dbs手术指征。

6月10日,在神经内科主任汪昕教授、神经外科主任张晓彪主任医师的指导与麻醉、护理团队的通力协作下,由神经外科朱卫副主任医师、孙崇璟医生和神经内科金莉蓉主任医师为其进行了dbs手术,手术运用国产脑起搏器,将小电极精准定位、插入至相应的大脑核团,并将其连接于放置在胸部的脉冲仪,通过控制电流刺激电极传递到大脑深处,激活平衡大脑。4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李先生行动迟缓、僵硬和震颤的症状明显改善,维持效果从短短几小时延长到了一整天,恢复了正常生活。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造成老人失能的重要原因。60岁以上患病率近2%,发病率2%。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每10万人中有1700患者,随着年龄增加患病人数显著升高。病变主要部位在中脑黑质-纹状体,当各种原因引起中脑黑质中多巴胺分泌减少达到50%以上,就会引起帕金森症状。

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也就是常说的“抖、慢、僵”。运动症状表现为常见的四肢震颤、肌强直、冻结步态、姿势平衡障碍,非运动症状表现为精神症状,比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以及自主神经症状,比如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多汗。

脑深部电极刺激手术(dbs),帕金森病治疗的新型选择

dbs手术,又称脑起搏器植入术,是将电极精准植入到患者脑内的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内侧部等区域,发出弱电脉冲,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改善帕金森病的肌肉震颤、僵直、运动启动困难、姿势反射异常等症状。当前,dbs手术是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手段,相对于药物治疗,其疗效更为稳定,因此dbs可在患者药物无效期起到主要缓解患者症状的作用。

在过往的临床应用中,dbs手术主要用于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运动功能障碍领域的治疗,并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近年来,dbs也越来越多用于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癫痫等。

当前,中山医院已成功开展一系列脑深部电极刺激手术(dbs),标志着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取得新突破,将为更多帕金森病患者带来福音。

点击“阅读原文”有望拯救年轻人猝死!我院舒先红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因心超”

上观号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标签:

[责任编辑:]

每日推荐

聚焦热门

最近更新